酒桌上,别做这3种行为,自以为活跃气氛,其实很容易让人看轻你
步入职场,我们总免不了参与到各种职场应酬之中。有人把职场应酬视为机会,想展现自己的各种能力,以求获得领导、客户的青睐,从而实现自己升职加薪,亦或拿下订单的目的。《欢乐颂》里的王柏川,为了拿下订单,应酬时经常喝吐了还回去继续喝。
虽然也有人不喜欢应酬,觉得很虚伪。但也不可否认,无论是公司同事之间还是客户之间,一起吃饭、聊天确实是最常用、简单、便捷快速拉近彼此距离的交流方式。
而在中国饭局往往是无酒不欢,大家都喜欢用酒来代表一种尊重与心意。慢慢也就有了一些大家默认的酒桌礼仪,比如领导坐主位、敬酒时酒杯要低于对方等等。除此之外,酒桌上也讲究一个氛围,气氛越好,宾主尽欢,成为“酒逢知己千杯少”;如果酒桌无人说话冷冷清清,相信这顿饭大家吃得都会不自在。
(资料图)
虽然说在酒桌上能活跃气氛固然好,也有人愿意成为活跃气氛的担当,因为一不小心可能因此脱颖而出,被领导高看一眼。但是在酒桌上有些行为最好别做,你以为是活跃气氛,反而容易让人看轻你。
一、自己不喝,拼命劝人喝酒
有些人上了酒桌,知道酒多伤身,所以自己从不轻易喝酒。要喝也只和比自己高一级的领导喝,普通同事或者说比自己低一级的人来敬酒,就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拒绝,转身就斟满酒杯走向领导桌。
除此之外,他自己不喝,还反而劝自己同事多喝一点,活跃在酒桌上给这倒酒,给那倒酒,用各种话语逼迫别人喝酒,自己则是“万酒丛中过,不沾一小口”。看到同事喝多了,自己反而在旁边有点幸灾乐祸的心态观望着。
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同事,他是公司的某部门经理。在年会上大家都玩得很高兴,吃吃喝喝,彼此都敬酒喝了起来,刚开始只要是普通同事找他喝酒,他都说他身体不舒服,就不喝酒了,大家也没在意。结果后面看到他抬着酒杯,不停找公司其它副总和老板敬酒,喝得也不少,其他同事看在眼里,知道了他不是不能喝酒,只是不屑与一般同事喝而已。
除此之外,他还在酒桌上一直劝其他同事多喝一点,自己部门的下属,他一会安排这个去敬领导,一会又让下属之间互相敬敬,尤其是一个刚入职的小姑娘,小姑娘酒量本来也不好,他还让小姑娘多敬点领导和其他同事,和大家搞好关系。小姑娘也耿直,领导说啥就是啥,最后直接喝了到卫生间吐个不停,他看到这一幕还觉得挺乐呵的。
从那以后,我就觉得这个部门经理为人不咋滴,公司其他同事也对他没啥好印象。
酒桌上,因为各种原因不喝我觉得没啥问题,但自己不喝,还千方百计去设计让别人多喝一点,甚至想看到别人酒后失态,并以此为乐的人,很容易被人看不起,也不易深交。
二、一上酒桌就开始不停找人拼酒,不醉不休
还有一些人但凡上了酒桌就酒瘾大发,一碰酒就控制不住自己,不醉不休。不仅自己死命喝,还要不停拉着别人陪他一起喝,不喝就不仗义,就是不够朋友。
喝完酒之后还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觉得全世界就属自己是老大,逮着谁都称兄道弟,全世界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满嘴跑火车。别人不想喝了还不行,用各种语言来激对方喝下去才罢休。
有次老板带着王伟去和客户吃饭,席间王伟觉得自己这一方是主人,应该招待好客户,于是不停找客户喝酒,对方明显已经有点不高兴了,王伟还是不停不休地找对方喝,甚至无视了领导暗示的眼神。最后客户只能以不胜酒力为由,提前结束了酒席,领导想谈的事都还没切入正轨。
从此以后,领导再也不带王伟出席任何应酬了。
职场应酬并不像朋友之前的吃饭喝酒,可以很随意。在职场,酒桌是交流的地方,喝酒只是为了助兴,并不是以把对方喝趴了为目的,如果这一点没弄明白,只凭着自己的喜好,逼迫对方喝酒,结果可想而知。
三、遇酒就开启“抱怨”模式,怨天怨地怨命运
每个人都会遇到烦心事,平时由于现实原因,大家都会压制在内心,不会轻易表现出来。但是喝了酒之后,很多人容易放下心理防备,说出一些平时不愿也不能说的话,这就是所谓的“酒后吐真言”。
如果偶尔喝酒后发发牢骚,发泄下情绪那也未尝不可。但是在职场中,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要懂得酒后谨言,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袁斌在公司人人都怕与他喝酒,因为他酒量也不好,一喝就容易喝多,喝多后他就开始“祥林嫂”式的吐槽抱怨。如果是第一次与他喝酒,可能还可以耐心听他说,但结果他每次都这样,每次吐槽的内容也不外乎,公司待遇不好,他来公司这么多年也没能升职加薪。家里老婆又强势,他常常觉得他过得不像一个男人之类的。
翻来覆去就这些,而且还抓着人一直听他说,不让人走,相信是谁经历多了也受不了这样的同事。甚至他还拉着领导诉说他的委屈与不公,完全没看到领导那皱起的眉头。作为一名公司的老人这么多年都原地踏步也和他这个习惯有一定的原因。
职场的酒桌上,我们不能将其与家人、朋友的聚会混为一谈,它更像是工作中的一部分。所以在上酒桌之前,我们就要懂得给自己搭建好心理防线,别太过于肆意妄为,言行举止都要懂得控制,别让人因为酒桌上的行为而看轻自己。一个人如何才能变得越来越厉害?学会3点,成就更好的自己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每天都有新的“后浪”追着自己跑,我们只有不断奔跑,前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厉害,一天比一天强大,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被淘汰,成为大浪淘沙留下的幸运儿。
但现实很残酷,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懈的坚持。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厉害,不如先从以下3点开始。
一个人如何才能变得越来越厉害?学会3点,成就更好的自己
一、无视别人的看法,一心精进自己
其实一个人想精进自己,这个成长之路总是很孤独的,虽然常有一些学习群,但不可能有一个人能真正与自己同频去学习,反而出现更多的是拖自己后腿的阻碍,努力只能靠自己。
你想学习,一些朋友就在旁边和你说改天再学了,今天一起去K歌、烧烤,他们当中有些人是真心想拉你去玩,朋友聚会才热闹;有些却是不愿意看你努力,因为你的努力会让显得他们懒惰,不如拉上你一起放纵,心理也就平衡了。
一有空闲你就开始看专业书,想多掌握些新技能,就有同事在旁边说:“有什么好看的,这些东西学了与工作又没啥关系,别浪费时间了。”次数多了,你也不经会怀疑起来自己这样努力是否有效?
一旦冒出想放弃的念头,就代表着离放弃不远了。
一个人如何才能变得越来越厉害?学会3点,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大学有个同学,从大一一进校开始,就独自泡在图书馆,为4年后的考研做准备。在其他同学眼里他属于另类,甚至私下说他性格孤独。毕竟很多人觉得考进大学就完成了人生大事,混4年就好,不是谈恋爱,就是打游戏、看电话。
4年过去了,这个同学考入了上海985名校研究生,毕业后出国深造,回来任了某大公司高管,是我们全班混得最好的一个。
所以我们想让自己变得厉害,在前进的路上就要懂得无视别人的看法,坚定自己的路一直走下去,做到心无旁骛,方能成功。
一个人如何才能变得越来越厉害?学会3点,成就更好的自己
二、远离总是否定你的人
我曾看过一个节目,有个女子30多岁了,一直不愿外出工作,在家啃老了10年。问她原因,她说因为从小无论她做什么事情,爸妈都否定她,打击她,让她内心充满了自卑,导致长大后都不敢与陌生人交谈,所以无法外出工作。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处于经常被打击的环境,对自己的自信心是很大的伤害。一个失去自信的人,很难谈成功。
虽然我们常说人要在打击中成长,但不代表永远只有打击没有肯定。有时候来自朋友、家人的肯定反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个人如何才能变得越来越厉害?学会3点,成就更好的自己
有些时候当我们取得成绩,身边总会出一些喜欢打击我们的朋友:
努力赚钱,买了辆新车,朋友出来说这车性价比真差,各种毛病很多。
想考个会计资格证书,朋友说你从小对数字就不敏感,别找虐了。
网络写作赚了几块钱,实现0的突破,朋友说就这点小钱,还不够我吃个早饭,有意思吗?
总之不管你做啥,他们永远在否定你、打击你,时间久了会造成你的自我怀疑与否定。
想要变得越来越厉害,努力坚持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还有人不停在旁边打击着你,意志不坚定的人难说就会选择了放弃。
对于这样的朋友要么就远离,要么就闭口不与之谈你要做的事情,尽量减少阻碍。要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动力去鼓励自己,只有内心肯定自己,才能成功。
一个人如何才能变得越来越厉害?学会3点,成就更好的自己
三、远离无效社交,精简朋友圈
人们常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有人脉才有事业。于是很多人为了结交人脉,不停穿梭于各种应酬场合,试图结交一些大人物,从而引导自己飞黄腾达。然而事实上,当自己本身没啥价值的时候,所谓结交人脉的社交其实毫无用处。
记得有次朋友们在一起吃饭,其中有个人苦恼自己孩子想进某知名幼儿园,可是没有关系进不去。这时另一个朋友说她之前和这个幼儿园的副校长吃过饭,她还有对方的电话,帮问问。于是当场就打了电话过去,结果对方连她是谁都完全想不起来,更别提帮忙了,场面很是尴尬。
真正的人脉并不是求来的,而等价交换,当自己能力不足的时候,别去浪费时间追求交际应酬,不如静下心来提升自己,能力到了,人脉自然会来敲你的门。
任何一种感情都需要花精力去维护,但我们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都想把每一段关系维护好,那只会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哪里还有时间去学习?
一个人如何才能变得越来越厉害?学会3点,成就更好的自己
人生在世,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交往,那不如学会精简自己的朋友圈,留下精华即可。
大道至简,方可集中精力,成大事。令人讨厌的3种“假朋友”,遇到远离,别让这样的朋友拖累你
俗话常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无数人,其中有一些因为兴趣相投、三观相合发展成为朋友,但这也并不代表所有的朋友都能称为知己好友。
与好的朋友相交,能督促我们前行,相互帮扶,成就彼此;而不好的朋友则却只会给你添堵,扯你后腿,他也不愿意看到你过得好,遇到这样的朋友还是早点远离为好。
令人讨厌的3种“假朋友”,遇到远离,别让这样的朋友拖累你
1、好为人师,自己却从来做不到
有这样一类朋友,但凡你做点啥事,他都会跳出来指导你,一会要这样,一会要那样做。说得头头是道,一副高人的模样,但事实上他只会纸上谈兵,自己从来就做不到,也没做成功过什么事情,就喜欢为人师表,用指导别人来表现自己的能力。
我的好友群里就有个这样的朋友,别人聊健身,她就会出来以行家的姿态指导大家,健身应该如何练,要吃什么东西,一副非常懂的样子。然而事实上她从来没有去健过身,办过一次健身卡,只是在朋友圈秀了卡,再也没去过,装备倒是买了一堆。
一有空就待在家里吃零食,刷剧,约她一起去健身,也是各种借口推脱,试问这样的人指导又如何能让人信服?
令人讨厌的3种“假朋友”,遇到远离,别让这样的朋友拖累你
我写稿,有个朋友知道后,就开始“耐心”指导我,写稿子应该列大纲、建框架,各种说一通。如果我和他抱怨今天没有灵感,或者今天写得不顺利之类的话,他就会马上开启教育模式,说我应该如何去寻找灵感,如何整理素材。
事实上他压根从来没动笔写过稿子,也没接触过相关行业,完全凭自己曾经读书时的经验来指导我,就像一个完全不会打篮球的人指导别人打篮球一样,脱离实际,我还不得不接受他的“好意”,时间久了,我也觉得累,慢慢断了联系。
和这样的朋友交往,你随时得接受他高高在上的指导,明明啥用也没有,对方还一副你要对他的指导感恩戴德的姿态,因为他是在热心指导你,会让人感觉心很累,还是远离了自在一些。
令人讨厌的3种“假朋友”,遇到远离,别让这样的朋友拖累你
2、对你的成绩,永远只会打击
还有种朋友,只要你取得一点成绩,他就一定会打击你,美名其曰是为了你好,督促你前进,其实是掩盖自己内心的嫉妒。
你业绩完成的好,拿了2万提成,朋友一听马上说怎么就这点提成啊,当年我完成一个项目都有5万提成呢。写出一篇稿子给他看,他会说我觉得一般,感觉没啥新意,有点看不懂。然后要加一句“哎呀,你别介意啊,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
你写的稿子要是获奖了,他又会说“这种文章都还能获奖啊?平台要求真是低。”
买辆新车,他会说这个车性价比太差了,烧机油,真不知道你为啥要买这种车。
这种朋友永远只会给你输送负能量,从来不会给你一点鼓励与肯定,以打击你为他的快乐之源,只能称之为损友,还是远离的为好。
令人讨厌的3种“假朋友”,遇到远离,别让这样的朋友拖累你
3、不懂得感恩
朋友之间虽然说不用计较彼此的付出,但大家总会遵守一个礼尚往来的潜规则,而并非一味的单方面付出。
钱芳是我的朋友,她和我吐槽过自己的大学同学李梅,两人从大学就关系特别好。钱芳是独女,家经济条件好一点,李梅家来自农村,家里还有弟弟,妹妹,经济负担重。所以钱芳经常照顾李梅,两人只要在一起吃饭,看电影都是钱芳买单。
毕业后,两人都在一个城市工作,自然保持着联系。钱芳毕业2年后就结婚了,为了照顾孩子,当起了全职妈妈。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钱芳开始有点反感李梅了。
令人讨厌的3种“假朋友”,遇到远离,别让这样的朋友拖累你
如果说大学时候大家都没钱,钱芳照顾李梅是应该的。但现在钱芳成了全职太太,没有了自己的收入,而李梅拿着并不低的工资,外出聚会还是一副理所当然由钱芳付钱的姿态,从来没主动提过自己买单,而且嘴上还说着钱芳老公是公司高管,收入很高。
钱芳的老公了为方便她接送孩子,给她买了辆新车,李梅知道后就开始经常来找钱芳借车。车子经常满油借出去,还回来油就空了。有次周末钱芳要用车去接妈妈,李梅刚好又来找她借车,她把情况说了下。结果李梅直接说让她打辆车去接,她约好要和同事开车出去玩两天,没车不好办。
钱芳当时就火起了,直接冷冷地说你自己去租车吧,我自己的车我还不能用哪有这个道理。从那以后她就开始远离李梅了。
令人讨厌的3种“假朋友”,遇到远离,别让这样的朋友拖累你
再好的友谊也经不起一方无休止的索取。没有谁有义务一定要对谁好,感情都要讲求有来有往,一个只知道享受,不知道感恩、回报对方的朋友,只会消耗你,占你的便宜,这种能称为真正的朋友吗?
你有遇到过这样的朋友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为什么“老实人”总受欺负?另类解读告诉你不一样的“老实人”
在很多人印象中,老实人等于无心机、淳朴,从来不会玩心眼。也有一些人常用“老实人”来标榜自己,证明自己为人可靠、实诚。
“老实人”真是这样完美的人设吗?那为什么总会出现“领导为什么不提拔老实人”、“老实人为什么经常被欺负”等等类似的问题。有人会说那是因为“老实人”善良、不与人计较,所以才会被小人欺负。
可是“老实人”最多算是性格、人际交往的一些表现,又不是智商低,为什么总会欺负,吃亏的永远是“老实人”,也许“老实人”自己也该反思一下。
一、“老实人”其实就是“懒”
看到这,可能很多人要反对了,因为工作中,“老实人”反而是做事最认真、最努力、最兢兢业业的那一群。确实如此,“老实人”因为老实,领导交代的任务肯定是会认真完成,绝不会偷奸耍滑,任劳任怨。
既然这样,为什么工作中被提拔的常常不是“老实人”?因为他们是真“懒”,懒在不愿意去洞察人心,甚至觉得天天没事研究人性、人心,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但其中本质只不过是为自己的“懒”与无知找的借口。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有成千上万的专家为此著书立说,教导大家要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搞好人际关系的本质不就是学会洞察人心吗?别以为洞察人心是件简单的事,相反它是一件费时、费心、费力、费脑的活,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
有些人会觉得“洞察人心”不就是在教人钻营吗?非常不道德,这是三观不正。但我们纵观历史,但凡成就事业的伟人们,谁没有一流的对人心的深刻洞察与掌控力?
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空间、环境的不同产生不一样的变化,甚至潜伏于各种假象之下,细微的变化更是让人难于琢磨。一个人前一分钟可能还很开心,突然听到一首曾经最爱的人喜欢的歌,想起早已逝去的爱情,瞬间就不高兴了。如果这时身边的人没注意到,言辞没注意,可能会莫名其妙就得罪了人。
这也就是“伴君如伴虎”一词的根源,皇帝也是人,心思更敏感,一不小心就得掉脑袋了。
“老实人”会觉得去揣摩这样的心理变化好累,太复杂,他们眼中对人的心理理解很单一,觉得就是一种模式,对待所有的人都用同一种方法。觉得坦诚相待是“正道的光”,于是不论对家人、朋友、同事、领导、陌生人都如此相对,完全没有防备之心,被有心之人利用,这样的“老实人”不吃亏,还有谁吃亏?
聪明的人反而懂得人的心理变化,会因势顺导,顺应对方心理,争对方好感,获得对方支持,从而达到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二、“老实人”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
尊重别人的性格是我们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的准则。世上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个性和人为处世方法,没有绝对的对或者错。聪明人都能根据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交际手法,投其所好,自然能相处融洽。
然而“老实人”却往往用一种处世方法对待所有的人,而且喜欢“以己代人”,意思常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喜欢的,别人也喜欢,自己讨厌的,别人也讨厌,这样的行事风格,自然会矛盾重重,甚至惹人厌烦,因为没人喜欢被别人强压意愿。
和年轻同事说些网上流行的“梗”,大家能一起哈哈大笑;把相同的“梗”去和上了年纪、不爱上网的老同事说,人家不但不能理解,甚至还有可能误解你的本意,引起人的不快。
正因为这种原因,“老实人”工作可能很卖力,但与同事相处并不愉快,如若当上领导,也会与下属沟通出现障碍,难得到下属支持。
因为“活在自己的世界”,所以出现问题后,“老实人”不会反思自己是否错了,而是一味觉得自己因为“老实”,所以被别人欺负了。
三、“老实人”容易“眼盲”
这个“眼盲”没有骂人的意思,而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比喻“老实人”不会透过别人的行为现象表象,看到背后的真正原因与目的,导致自己常常吃亏。
每个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大都会带有目的性。小到我现在出门,是为了下楼倒垃圾;大到研究科学是为了人类进步。
职场里,同事或者领导的行为自然也有目的,而“老实人”因为对人的心理了解的过少,往往只能看到行为表相,而不能洞察背后的真实原因,更别说一些有心之人的行为带着充分的迷惑性,“老实人”一个不注意就上当,吃亏了。
一个平时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同事,最多算点头之交的同事,忽然这两天对自己热情起来,嘘寒问暖、甚至送各种小礼物。“老实人”会觉得人家只是单纯想和自己交好,心里很是开心,欣然接受。
结果过了几天,同事来找到自己,说家里孩子办满月酒,精通摄影的你,能不能帮忙充当下摄影师傅。要知道你在外面接这样的活,一次收入都是四位数,但碍于同事的面子,只能点头答应。
最后同事到是给了个红包,里面装了88元,可你之前还给她孩子包了200的红包。回到公司,你发现这个同事恢复了与你的点头之交,之前的热情就像是一场梦。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就是这个道理。
但“老实人”因为单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容易忽视表相与动机之间的关系,被表相所迷惑,被人利用。毕竟很多人非常擅长制造假象来迷惑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说“老实人”容易“眼盲”。
“老实人”没有错,心思单纯、无心机、踏实肯干都是优点,也不是说圆滑、世故就一定很好。我只是希望“老实人”能看懂为啥总被欺负的背后原因,学会一些人际关系技巧来保护自己,为自己争取利益,因为:
凭什么老实人就要被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