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从甲骨文到殷墟 商代都邑文化诠释三千年前人类文明新高度|天天速看

发布时间:2023-05-18 01:08:55 来源:大河网

殷墟出土的“刻辞卜甲”甲骨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根据甲骨文“门”的构形和殷商纹饰设计的大门

殷墟博物馆内展出的青铜器:亚长牛尊和玉器

殷墟王陵遗址正在发掘的商代围沟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宋光华 邓飞 文图

殷墟,一个王国的缩影。历经百年考古,关于殷墟,仍然有太多秘密不能知晓。安阳,这座3300年的城市,至今仍替商王朝、替我们守着这些秘密。时间里太多被遗忘的事儿,安阳都替我们记着。

5月14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活动团来到安阳,探寻中华文明源头的奥秘。

商王朝管多大面积?在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

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大邑商所在地。传世文献可见,商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考古发现和研究证明,商王朝的疆域东西1500千米,南北超过1550千米,在当时的东亚属于超级王国,在世界上也是最大的国家之一。殷墟商王陵区,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然而,殷墟的遗址到底有多大?

“现在一般认为有30平方千米,也就是3000万平方米。与今天比,这只是一个比较大的城镇,但是3000年前,这是东亚地区的超级城市,在整个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研究确认这里至少有十几个家族,近20万人。从考古发现看,在商代晚期偏早,殷墟(大邑商)的聚落分布像一个个点,点和点之间还有空白区域,到了商代晚期偏晚,这些点就连成了片,非常密集。这也说明人口的增长非常多。”

在殷墟王陵区的考古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世山向采访团介绍,除了商王宫殿宗庙区、王陵祭祀等区域,还有铸铜、制陶等各种手工业区,可能还有漆木器作坊区。在当时,青铜铸造业可是尖端产业呢!

过去商王陵区东西450米,南北250米,共计10万平方米多一些。2021~2022年考古勘探和发掘确认,东西长560米、南北近300米,规模从过去的10万平方米扩展到16万平方米,还发现了460多个祭祀坑。

“这么大的区域,在商代晚期,是王族的陵园与祭祀场,没有其他无关的遗迹现象,考古工作就难以发现垃圾、房子、水井和墓葬的痕迹。”说明当时有非常严格的管理,将这里划为特定区域,附近也就不能居住。但是周人灭商以后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王陵区西南部,出现了西周早期的一个聚落,超过4万平方米。这是殷墟范围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西周早期聚落。

“这说明商王朝灭亡了,周人在这儿住下来了。他们驻扎在此,主要是监控商人,禁止来这里朝拜。”这个发现见证了商王朝的覆灭和周王朝的兴起,可从侧面了解周王朝的国家治理方式,这是周人灭商后周王国国家治理的举措之一。

羑里城,出典故还“出”了200多成语

谦谦君子、否极泰来、见仁见智、厚德载物等200多个成语,都和一本书有关,这本书就是《周易》。写这本书的地方,还“诞生”了“画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历史典故,“河出图,洛出书”的动人传说,也可以在这里得以溯源。这就是羑里城。

羑里城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的庙院中有许多碑刻,均是明清以来帝王、文武官员以及文人学士颂扬文王的诗、赋、篇章。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文王易》碑,上镌《周易》64卦卦象、卦名和卦辞,是研究《周易》的重要实物资料。

三千多年前,殷纣王以蓄意谋反为由,将西伯侯姬昌软禁于荒村羑里。姬昌当时已82岁,在被困的七年中,他将伏羲先天八卦演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完成了《周易》这部举世闻名的著作。

《周易》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元典,也是一部科学巨著。书中许多观点已被现代科学所验证,二进制、化学元素周期表、量子力学理论,都能够在《周易》中找到其科学依据和源头。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也被誉为“宇宙魔方”。现场,讲解员介绍,河图上,阴点和阳点排列成数阵;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

殷墟遗址博物馆有望年内建成开馆

5月14日,记者来到殷墟遗址博物馆建设工地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施工。据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介绍,目前场馆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已转入内部装修和展陈相关工作。施工人员和专家学者正科学安排、通力协作,力争在今年内建成开馆。

据悉,殷墟遗址博物馆项目位于殷都区纱厂路与纺织路交叉口,占地面积262.5亩,建筑规模5.1万平方米,总投资10.69亿元,于2020年11月开工建设。2021年,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已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

该展馆主要包括殷墟考古发掘史展厅、出土遗迹厅、殷商社会生活史展厅、甲骨文厅、玉器厅、青铜器厅及精细考古实验室等,配套建设馆区道路、绿化景观等。建成后的殷墟遗址博物馆将成为国际先进的文物考古研究中心、殷商文明国际交流传播平台和国家文化地标。

一馆藏尽中国字,探寻汉字起源

记者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字坊,它取甲骨文、金文中“字”之形,用殷商时期青铜器上的典型图案装饰,如饕餮纹、凤鸟纹等,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标志性符号。甲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它刻下了中国文明史上的破晓时分。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主体馆“宣文馆”,从贾湖遗址出土的原始刻画符号到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篆书、隶书、楷书……一直到现代社会的信息时代,五个展厅,14个单元里,以丰富的文字载体向公众全面展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

据了解,中国文字博物馆精心打造的面向海内外的大型主题展览《汉字》巡展,已经先后走进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印度、日本、泰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举办展览31场,该展览已成为安阳市、河南省乃至国家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明,促进文化交流的一张闪亮名片。

上一篇:基石科技控股(08391):叶兆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

下一篇:最后一页